欢迎访问农副产品行业报告网!

农民招商引资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养殖报告

大兴安岭行署呼玛县赴漠河、图强考察特色养殖报告

时间:2010-02-02 来源:  作者:

呼玛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县部分乡镇负责人、畜牧技术人员、村干部、养殖大户和即将发展特色养殖的农户共51人,在副县长杨理顺、关金红的带领下,赶赴漠河县、图强林业局,对当地特色养殖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此次考察是我县自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第二次组织人员到漠河、图强进行参观学习。数九寒冬,千里迢迢,旅途的劳顿和天气的寒冷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学习的热情。考察学习过程中,考察团得到了漠河县、图强林业局领导、工作人员、养殖大户的热情接待。参观了漠河县北极狐貂良种繁育基地、漠河县前哨林场特色养殖小区、图强林业局金博龙皮草有限公司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养殖小区、特色养殖服务站。听取了当地关于特色养殖发展情况以及养殖技术要点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使考察人员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不虚此行。现将考察收获与思考所得形成文字,旨在对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经验做法:

  漠河县、图强林业局按照地委提出的“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思路,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珍贵毛皮动物养殖业,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图强林业局截止到2006年年底,各类养殖户达88户,从事特色养殖人员786人,珍贵毛皮动物存栏10万只,产值2600万元,平均每只毛皮动物可获纯利润260元。

  做好宣传,叫响北极品牌。为了提高职工群众对特色养殖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漠河县、图强林业局把对特色养殖这一产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正确的引导。利用会议、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政府对发展这项产业的扶持政策,宣传外地成功经验及国内外皮毛销售趋势。请毛皮客商、饲料供应商分析发展北极狐养殖的优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养殖户现身说法,对比算帐。从而使这一产业逐步被职工群众所认可和接纳,纷纷开始发展。

  发挥基地示范作用。为使特色养殖业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轨道迈进,他们建立了养殖基地。漠河县建立了占地60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基地现有种狐2000只。图强林业局现有占地96万平方米的特色养殖基地。引进浙江金博龙皮草有限公司到图强建基地养殖,目前种兽已达到10000只。以基地为龙头,为依托,带动散户进行养殖,并采取“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建立养殖小区、统一购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销售。通过“五统一”服务,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失,避免了销售上竞相压价,降低了投资风险。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使全局特色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建立现代化养殖小区。为了鼓励广大职工、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业,形成规模化养殖模式,漠河县、图强林业局由县(局)投资建造了几处现代化养殖小区。养殖小区的建立,既方便了服务,又净化了居民区环境,为动物生长繁育创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散户饲养提供了一个相互借鉴,相互支持有利平台。前哨林场现有养殖户11户,从2005年有种狐550只,芬兰狐20只扩群到现在的种狐1000只,银黑狐75只。2006年小区共销售北极狐200余只,出售北极狐皮张1800张,一年创产值108万元。图强林业局从事集中养殖户已有48户。

  政府扶持。为了增加职工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漠河县、图强林业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无偿为养殖户提供场房、场地、笼具、棚舍。二是在有单位或正式职工、养殖大户担保的情况下,可以从基地赊欠饲料,政府借给周转金、发放小额贷款。漠河县采取每只狐给予90元的补贴政策,对全县有狐貂存栏户发放补贴贷款的鼓励政策。三是鼓励科级干部、一般干部保留职级待遇离岗从事特色养殖工作。五是以奖代投,年终进行考核奖励。五是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确立了主管部门,组建了养殖服务站,规范了特色养殖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

  勤奋经营。任何事业的成功皆与勤奋努力密不可分。从成功养殖户们的经验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象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每只狐貉,在饲养技术上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不放过饲养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认真选定棚舍位置、精心搭配饲料营养、准确掌握食量大小,细致观察生理变化,注意环境变化等等各方面问题。每个人说起饲养经验来真是条条是道,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思考与建议:

  对漠河、图强两地特色养殖业的考察,使我们深受启发。地处中国最北高寒区位,寒冷的气候,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已真正成为了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是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这里的毛皮备受毛皮客商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发展空间。我们呼玛县是农业大县,位临一江一河,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域,将为饲养皮毛动物提供最大的饲料支持,所以我们更具备养殖的优越性。结合我县实际,对如何发展壮大皮毛动物养殖这项产业,谈几点粗浅认识。

  广泛宣传,强力引导,促进职工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多年来形成的靠山吃饭,靠地为生的生活模式在广大农民及林业职工群众心中根深蒂固。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普遍存在。老百姓缺乏致富、快富的胆识和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党委、政府部门应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播种机和前导队。继续采取“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带回来致富本领”的举措,不断组织乡村干部、有能力的农户外出考察参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刺激观念转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和电视、网络等宣传平台作用,让群众真正了解此项产业是一项增收产业,是一项致富产业,是一项优势产业,是一项利民产业,自觉自愿意接受这项产业并且积极发展。

  引进龙头,培育基地,建立农户发展产业的强大依托。目前在皮毛动物养殖上,多数群众还处于犹疑、等待、观望的态度。有的是想养而不会养、不敢养,有的是在养,但由于规模不够,技术不熟,在成本、防疫、配种、饲料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政府要在建立示范基地上下功夫,想办法,先期投资,配套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通过基地的成功经验和效益使群众信服,通过基地为养殖户提供饲料、技术、信息、种源、销售等方面最优质的服务,通过基地的保护把群众的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为群众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立龙头企业,以企业加基地模式,共同带动群众,增加群众养殖的信心和决心。

  集中饲养,互惠互利,形成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小区。集中养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一是养殖户之间可以随时交流经验,相互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将养殖小区建立在远离居民区外,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居民生活。三是从狐貉的特性来看,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利于种狐的生育,提高产子率。四是在我县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为更好的服务创造便利条件。可由政府投资建立集中小区,也可由散户个人出资集中建立棚舍,政府协调动作,帮助制定规划,协调场地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在搬迁农户最多,最集中,饲养户较多的乡镇、林场、村屯分别建立几处集中养殖小区,形成规模化养殖模式。

  提高技术,引进人才,加强畜牧产业技术力量。我县畜牧总站现有人数34人。县总站22人(实际技术人员只有15人),乡站12人(其中北疆2人,三卡1人,呼玛镇2人,金山1人,兴华1人,白银钠2人,鸥浦1人,韩镇1人,兴隆1人),其中有一名有病不能正常工作,有一名即将退休。50岁以上的4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大部分是80年代以前的中专毕业生。如此的技术力量很难能满足正在日益发展壮大的牲畜产业发展。所以迅速引进技术人才,提高服务水平是我县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快慢。从以往绒山羊的养殖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上看,一些人赚了很多钱,而一些人却赔了本,究其原因,皆是因为成功的人们能够快速地掌握养殖技术和规律,走上了效益化经营的轨道。而失败的一些养殖户大多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素质高低的问题,人才与非人才的问题。所以说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培养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问题,提到应有的高度,当做头等大事来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落实专人负责,要对承担此项工作的组织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工作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和问责制度。要建立科学的,长久的,具有长效作用的培养和培训制度。要由乡镇负责在村屯建立起农民学习教育组织,建立各种学习协会组织。认真培养农村发展经济各方面的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加大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增强农民发展的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产业,只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或者只靠市场机制的调解是很难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发展此项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各部门要把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上来。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农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新情况,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坚持专题推进的方法,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和分工,确保落实到位。要加强各类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服务组织,销售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和技术服务组织等,使信息、技术、营销服务组织,中介服务配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衔接,为农民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创造有利条件。金融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技术推广、产品开发以及养殖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扶持和奖励。行政执法、执政部门要拆关撤卡,保驾护航,为农民致富作后盾。

  以奖代投,鼓励社会各界在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率先投资,率先发展,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村域主导产业,或带动乡域、县域产业发展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济组织负责人、营销大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帮扶单位,都应该在经济、政治、人事安排、精神上给予一定奖励,促进全社会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政府支持,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特色养殖产业必将以其不可阻挡的形势迅猛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本网概括 网站地图